◎秦志龙
编者按:
今天是中国旅游日。这个日子的确定,缘自《徐霞客游记》首篇《游天台山日记》的开篇之日。徐霞客壮丽的一生为旅行家做了完整定义,我们再次讲述徐霞客的故事,挖掘前所未知的史料,以他的事迹纪念“中国旅游日”。今天倡导学习徐霞客,不是要人人成为徐霞客,而是要学习徐霞客精神,领悟旅游真谛,在“宅风”日盛、动动拇指即妄谈是非的时代背景下,更多地提倡外拓意识、践行精神、实干态度,从实践中汲取更充实的营养。
题记:途穷不忧,行误不悔。瞑则寝树石之间,饥则啖草木之实。不避风雨,不惮虎狼,不计程期,不求伴侣。以性灵游,以躯命游。亘古以来,一人而已!——潘耒
作者简介:
秦志龙,男,1982年生。工作之余,倾心于“游学”精神的探索研究。在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国网、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旅游报》《民族文学》等媒体发表相关作品若干,曾获“砥砺奋进·旅游惠民”全国旅游美文大赛特等奖,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。
我国古代的旅行家中,以平民身份闻名于世的,外有汪大渊,内有徐霞客。汪大渊的旅行重在海外,而徐霞客的旅行重在国内,这是一种独特的互补。
和古今中外所有的旅行家相比,徐霞客最独特的意义在于:他是以性灵游、以躯命游,是最纯粹、最专业的旅行家。
父亲徐有勉常带家人往来于苏杭之间进行“家庭游”
少年时代的徐霞客和天下读书人一样,也参加科举考试,希望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。他15岁首次参加“童子试”,未中,从此便与科举彻底告别,顺应内心的召唤,准备问奇名山大川。难得的是,徐霞客的父母非常开明,他们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。徐霞客的父母是有远见的。他们不仅明白自己孩子的天赋所在,而且相信他能闯出一条路来。
在父母的支持下,徐霞客从15岁开始便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志向中。史料记载,徐霞客从此开始博览古今史籍、地理、地方志、山海图经、游记等书籍,尽一切努力为自己的旅行做准备。
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徐霞客从家乡江阴出发,赴浙江宁海旅游。至此,他一生壮游的序幕正式拉开。
江阴地处长江三角洲出海口南岸区域,是长江中下游的控扼中心、内外窗口,境内河渠纵横,襟江带湖,土地肥沃,是鱼米之乡。应该说,江阴县独特的地理环境,为少年徐霞客发愿问奇名山大川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。徐霞客在晚年著作《溯江纪源》中说:“江河为南北二经流,以其特达于海也。而余邑正当大江如海之冲。邑以江名,亦以江之势,至此大且尽也。生长其地者,望洋击揖,知其大不知其远;溯其源者,亦以为发源岷山而已。”之后,壮阔的旅行不断延展,徐霞客踏访了按现今区划而数的21个省,100多座城市,探过500多个岩洞,游览的桥有1000多处。
中国人论功名富贵,首先喜欢讲出身。我们探查徐霞客的身世,发现他的祖上,也就是他的高祖徐经曾是江阴巨富。到其曾祖徐洽这一代,家产也算富裕,曾拥有田产12000多亩。祖父徐衍芳时家道中落,但仍拥有较多田产。至徐霞客父亲徐有勉基本就是普通人家了,但有一样不普通,就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家训和藏书,这成为徐霞客成长的精神富矿。徐有勉常常带着家人往来于苏杭之间,进行“家庭游”,这样的家风对徐霞客的影响也是必然的。
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是一位见识不凡、胸怀博大的女性,她是徐霞客这位旷古游圣背后的英雄。徐母出生在江阴金凤乡东常村一个书香门第,耕读世家,从小就聪明勤奋。19岁嫁到徐家,生下徐霞客。